中国修船业:应变寻机突破“疫”境
我国占据全球大多数船舶修理市场份额,约77%的脱硫装置改装以及44%的船舶修理都由我国船厂完成。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我国修船业积极应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生产经营,多地修船企业一季度生产实现“开门红”。
“留守加班”保基本产能
激励措施促劳动力回流
据了解,2019年,我国修船企业“斯佩克”(SPCC)成员单位在完工艘数同比减少8%的情况下,修船产值同比增长58%,SPCC修船总量接近220亿元,全年修船出口创汇约30亿美元,创下10年来的最好成绩。
得益于2019年火爆的修船市场、饱和的订单,长三角的修船企业,尤其是占我国修船业半壁江山的舟山市各修船企业,在春节期间并未完全停工停产。
1月24日,己亥年腊月三十,舟山小干岛的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简称万邦永跃)厂区,同期有7艘脱硫装置改装船舶工程在进行中。
“2019年以来,限硫令下的脱硫塔改装需求令舟山船舶修造业迎来订单潮, 今年春节,工厂生产不停,来自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1000多名工人坚守岗位,继续赶工,以完成相关船舶修理改装任务。”万邦永跃外联中心主任王元海说,整个春节长假期间,该公司共交船11艘。
和造船企业不同,每年的春节前后往往是修船企业的生产繁忙时期。大多数修船企业都会安排七成以上的人员在春节期间“留守加班”,确保满足基本的产能需求。
在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华润大东),春节期间在厂修理船舶达22艘,包括17艘船舶脱硫改装项目和1艘液化天然气(LNG)船改为海上浮式存储及再气化装置(FSRU)。
“修船业是持续性生产行业,是没有长假概念的!”华润大东一高层管理者介绍说,为不影响生产进度,2020年春节期间,该公司共安排近2500人留厂值守,包括本地工人550人、外来务工人员1900余人。
“留守加班”确保的基本产能,也随着生产进程的推进和新订单的涌入开始变得“捉襟见肘”。华润大东春节探亲人员,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无法返厂上岗,造成生产计划大范围脱期,多个订单延迟交付和取消。
为此,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形势的转变,进入2月,各地修船企业积极推进非“留守加班”人员返岗,确保复工复产率、产能释放率达100%。
2月10日,广东中远海运重工修船系统按照既定计划全面复工,在厂修理的16艘船复工率达到100%,修船系统干部职工除在鄂滞留人员外全部复工。
春节假期后,万邦永跃根据交通运输部及相关部门部署要求,及时对接员工健康状况和返岗要求,采取包车接站等方式,陆续接回约300名工人返岗。2月29日,万邦永跃1300多名工人已全部到岗,产能释放率达到100%
为保证人力及时回流,大连中远海运重工通过多方协调和努力,采用“点对点”包车的方式跨省接员工返岗,把人力尽早“抢回来”。对于省内能够返岗员工和分承包方队伍,出台相应激励政策,鼓励分承包方队伍尽早组织人力回拢。
通过努力,首批13辆“点对点”接送包车总计行程约37000公里,跨越两省9市27县,接回复工人员207人。截至3月底,该公司各工种劳动力回流均达到预期计划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国东南沿海最主要修船基地,福建华东船厂有限公司(简称华东船厂)除住在厂区的员工外,还有400余名员工自行租住在碧里乡当地村民家中。为杜绝人员流动带来的隐患,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华东船厂在2天内调剂出一批办公室,并引进一批箱型过渡房,增加了可容纳500人的临时宿舍,要求所有人员从厂区大门卡口出入,将人员的流动率降到最低。
优化方案减轻依赖
“云对接”替代现场确认
面临疫情冲击,各地修船企业着力优化作业方案,减轻对原材料、劳动力的依赖,以完成较为饱和的任务量。
脱硫装置加(改)装对施工和管理团队需求量大、能力要求高。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在前期码头脱硫塔预制场地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合理划分码头场地和吊车资源,组织完善“脱硫项目”生产技术准备管理体系。通过确定吊装节点计划、完善生产预制DP计划、MP计划及制作计划来强化对图纸、物资采购及预制的计划控制;持续提高后续进厂船舶的舾装完整性,金年会诚信至上组织技术中心拆分托盘,对后续进厂船舶的管系、铁舾、电舾件按照分段、阶段拆分托盘,了解在组立、总组各阶段需要完成的安装任务,从而提高完整性和工作效率。一季度,该公司共完成脱硫改装船舶14艘,多艘完工船舶收到了船东的感谢信。
有优化的不仅仅是脱硫装置加(改)装。在15年船龄的原油轮——“卡尔顿”上,为安全高效完成货油舱油泥清除作业,广东中远海运重工修船事业部和涂装车间在船舶进厂前就开始密切跟踪及策划人力;项目组在船舶进厂后第一时间落实货油舱通风及测氧测爆工作,使之达到安全作业条件;清油队伍临时从周边船厂抽调人手,两班倒作业,尽量缩减清油时间。多措并举,原计划7天完成的清油作业最终只用了5天,为后续新加脱硫系统和压载水系统的及时开工及抢抓船期创造了有利条件。
产能得到释放,与工人到岗同等重要的是物流和配件。法兰是管路之间相互连接的部件,在船舶修理尤其是脱硫塔改装中用得比较多。为解决配件关,万邦永跃在取得船东许可的前提下,通过船厂技师自己生产制作和在舟山当地企业定制的方式,解决了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的配件供货难的问题。
“生产工序简单,质量也好。自己生产相比批量进货成本高,但能保证工期有序推进。”万邦永跃安全环境执行总监徐贵新说。
船舶修理合同的确认和跟进,也是疫情之下摆在修船企业面前的难题。随着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修船涉及的船舶个体大、项目多。在实际修船过程中,如果就既定项目进行维修排查,往往会发现既定项目的疏漏和谬误,随之而来的是既定合同、项目和费用修改的确认。此外,在设备更换和安装时,也涉及尺寸、厂商等细节的确认。
以往,这些确认大多由船东派遣的修船代表到现场确认,这些代表多数来自外地甚至是海外。为保障疫情期间履约顺利进行,万邦永跃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进行“云对接”“云确认”。
“虽然线上交流比不上线下交流直观、方便,但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们与船东不见面确认,实现了订单的正常交付。”王元海说。
线上交流的云对接还为万邦永跃挽回了损失。疫情突发,订单履约难免受到影响。2月初,一艘欧洲籍集装箱船驶向万邦永跃,打算进坞维修。但面对疫情突发,该轮迟疑,半路折返,停泊到一锚地,观望疫情进展。
为此,万邦永跃每天都主动跟船方联系,线上交流及时告知舟山疫情最新进展和疫情防控措施,让船方感受到舟山的安全指数。最终,船舶进坞开修。同时,该公司通过邮件等“云沟通”“广撒网”洽谈新订单,疫情发生以来,万邦永跃已新增订单五六个。
□后市预判
“开门红”可贵 疫情冲击不容小觑
随着疫情在国内基本得到控制,各修船企业通过提早预制和本地化生产部分设备保证生产不断链、密切跟踪在厂修理项目和意向订单进展、加强形势研判、保障接单经营有效开展等措施,全力提产能、稳经营,已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一季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据了解,1至2月,万邦永跃船厂已累计交船20艘,产值超过1.2亿元,同比增长120%,目前完工量、新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都较为稳定;占我国修船业半壁江山的舟山市修船产值同比增长90%以上。
一季度,山船重工完成修理船舶43艘,4月还将有30余艘船舶陆续进港修理,坞期已排到了6月份;大连中远海运重工累计完工修理船舶33艘,修船完工数量同比增长50%,实现了北方船厂一季度传统修船淡季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不利影响下的修船总体稳中向好。
“但由于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未来修船市场的运行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外联中心主任王元海说,他们把疫情对劳动力和配套物资装备的影响降到了一个可控范围,但如果疫情持续得不到缓解,那么部分设备无法从国外转运、技术服务无法及时保障,将影响订单交付,客户的心理预期及后续市场开拓工作也将受到负面影响。
脱硫塔、压载水设备制造商中有很大比重来自芬兰、德国等欧洲国家,船东需要这些国外服务商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核心调试。
然而,当前这些国家疫情严重,相继出台了出入境管制措施,限制飞机航线。虽然这些制造商在我国有驻点,但国内修船企业多,国内的技术服务工程师满足不了这么多船厂的需求,一旦调试时间集中,国外工程师无法出境协助国内技术服务商;此外,部分设备及其备件国内无法生产,受疫情影响又不能及时从国外转运,这些因素都将影响部分订单的施工进度。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席卷全球的疫情和鲜有出现的市场高峰重叠在一起,修船企业面临的复杂局面不只是挑战,还有机遇。
此前,国际油价的连跌,导致低硫油价格的降低、高低硫油价差缩小,部分本打算安装脱硫塔的船东开始持观望态度。4月13日,OPEC+联盟的减产协议终于达成,OPEC+将在5—6月把原油产量减少为每天970万桶,全球原油价格战或将结束,持观望态度的船东也将陆续抛出新订单。
受疫情影响,一些豪华邮轮也将利用停航时间实施维修。目前“歌诗达大西洋号”等邮轮已暂时停运,进坞进行检修。
总体来看,疫情对修船市场的影响将是持续性的。面对这种波动大且不可预知的市场环境,业内专家表示,各修船企业要加强形势研判,增进与船东的沟通交流,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和控制工作;在接单策略上增强灵活性,积极转变接单策略、增加国内市场订单量,尽可能地规避外籍船舶因入境难而导致的撤单和延期交付的风险。
同时,修船企业应在疫情冲击下谨慎应对、化危为机,聚焦制约修船生产绿色高效发展的共性问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扩展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增强抵御风险的“硬实力”,提高在重大风险下的自我应变能力。